作者:盧小濤
作為完整的產品生命周期, EPC+PC產業鏈包括工程設計、生產供應、施工安裝和運營維護四個階段,涵蓋:項目的開發、項目設計、采購加工、現場施工、吊裝裝配及裝飾裝修等重要流程環節。
圖:EPC+PC產業鏈流程簡圖
與傳統的設計流程相比,住宅產業化工程設計環節更復雜、更精確、更綜合,該環節整體包括:技術策劃、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構件加工圖設計及裝修設計等。
圖:產業化項目設計特點
建筑工業化要求在設計階段就考慮到生產工藝、施工工法、機電內裝以及設備采購選型等,實現設計、生產、施工三環節的聯動協作,使設計圖更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設計環節:相比之下,裝配式建筑設計明顯增加了技術策劃、構件加工圖設計環節,并對設計的協同提出了更豐富的要求。從項目立項開始,就技術策劃看,即應由設計單位或機構策劃項目的設計指標,并根據項目業主的要求、當地構件加工條件、運輸條件、施工安裝能力等,初步擬定與之裝配線、設計集成路線等,最終確定合適的技術實施方案,為預制裝配式建筑設計提供參考和依據。就構件加工圖看,裝配式建筑增加了構件加工圖的設計內容,預埋預留等均應在加工圖上反映,與現澆工藝施工相對滯后的內裝設計,在裝配式建筑主體施工圖設計時,應同步進行。就協同設計、協同工作看,與傳統設計不同的是,從技術策劃指導現場施工,專業內部協同(構件的規格化、標準化)、專業間的協同(內外墻的偏心布置、機電點位的設置)、設計與構件加工(機械錨固形式,錨固板、彎錨、焊短筋)、構件安裝協同(吊鉤、繩索吊、鴨嘴吊鉤)、施工作業的協同(構件臨時堆放、安裝)等。
同時,在設計內容與規范上,與傳統設計存在較大差異化——
圖:裝配式建筑設計內容與規范
生產供應環節:與傳統現澆相比,裝配式建筑采供更為復雜,豐富為模具設計與加工、生產物料采購、構件加工生產等主要環節。
圖:結合構件圖紙,設計生產所需的模具
通過工廠化的生產組織方式,在工廠內部按照構件圖紙完成加工制造過程,并進行必要養護,最終形成可直接用于安裝的構件產品。
圖:工廠化加工生產
施工安裝方面,與傳統相比更為的關鍵的是合理安排工序,于構件安裝前完成基礎部分及現澆部分的施工。
圖:依據圖紙完成現澆部分,為構件的吊裝提供前提
按照施工圖要求,進行構件吊裝——
圖:PC外墻施工安裝示意圖
依據圖紙完成相應的機電安裝與裝飾裝修,并根據與業主的合同規定,進行工程交付、結算或運營管理。
區別于傳統項目管理,EPC+PC管理模式中,針對業主訴求,總包單位內部各環節訴求更為復雜——
EPC總包單位內部管理水平相對低下與業主對裝配式建筑的高訴求成為業界相對尖銳的矛盾,也從根本上影響到EPC+PC產業模式的發展壯大。
1.缺乏必要的技術策劃環節,各主體無法在產業鏈中準確定位,缺乏協作:
(1)各自為戰,工程設計進度、生產進度、吊裝施工進度及機電安裝/裝飾裝修進度無法做到合理安排;
(2)生產、施工等環節多為后期介入,現有的資源條件、素質能力等無法預先在前期予以考慮,對同一工程項目的需求無法得到集中合理表達,信息無法充分互通,各環節的協同效應欠缺。
2.各設計工作分屬不同的獨立單元,協調難度大、響應滯后,產業鏈責任不利于內部化,更無法實現EPC各環節的有序交叉作業、聯動協作:
(1)由于施工圖設計、拆分設計、內裝設計、模具設計分別隸屬獨立的不同單位,無法實現一體化、標準化設計,易造成設計方案彼此沖突;
(2)就同一問題需要協商多方,溝通成本急劇攀升,從效率上看工程需求響應速度受到嚴重限制,反應遲緩;
(3)受企業利益影響,各分散單位均容易從自身利益出發,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從工作成果與內容上看難以在工作中將產業鏈其他環節的迫切訴求考慮進來。
3.項目部成立往往滯后,采取傳統的項目管理模式無法將EPC+PC項目的大量不確定因素考慮進來,項目管理成本——效益矛盾尖銳:
(1)與項目相關的施工組織、吊裝方案、技術方案等設計編制工作往往需要項目部成立后進行,項目部若不參與前期的相關策劃,則施工吊裝工作最為被動,施工(組織)方案缺乏針對性,從而勢必影響施工的合理安排,導致較高的措施費等;
(2)此外,設計環節/變更若缺乏對項目施工能力的考慮,也將給施工帶來較大的挑戰與不必要的麻煩。
4.設計軟件或平臺彼此不統一,難以實現高度契合,信息化程度較低:
(1)設計多為CAD制圖,對于構件拆分、內裝設計等缺乏高效的數據共享平臺/機制,制約了各類設計工作的協同和數據資源的高效共享;
(2)建筑設計、拆分設計與后期生產及施工彼此獨立,設計的產品未能提前模擬施工或充分碰撞試驗,導致產品不利于自動化、流水線式的加工,不利于現場的拼裝與機電的裝修。
以管理流程化為切入點,以信息化為手段,進而形成產業鏈全過程管理,以實現效益最大化的根本目標。
圖:EPC+PC產業鏈管理體系搭建和優化思路
1.集團應健全項目前期技術策劃機制,以充分統籌各方意見,科學、合理部署產業鏈各環節重要工作。
2.確定設計各方溝通機制,構建溝通平臺,健全溝通制度,將生產施工安裝等環節可能遇到的問題通過前置方式盡可能消除。
3.結合項目體量,合理確定物料采供策略,最大限度降低采購成本。
4.圍繞生產,確定會議溝通機制,增進深化設計及模具設計對生產加工的指導,提升生產環節整體效率。
5.通過權限下放,增進生產單位與項目部對運輸環節的自主性,為運輸效率提升創設前提。
6.通過設立例會制度,強化設計部門對施工內裝的指導,以促進施工順利進展,確保工程如期保質高效完成
7.借助信息化管理平臺,以實現對多個項目的全過程監控和動態化管理,從整體上提升EPC+PC產業鏈管理水平。
結合EPC+PC產業鏈管理體系優化思路,工程企業通??梢酝ㄟ^以下手段迅速彌補短板,以充分發揮產業鏈的協同效應。
(1)與重點設計單位就某一項目進行交互持股或參股,探索通過利益捆綁,形成利益共同體,將項目整體成本責任納入設計范疇;
(2)通過引進專業技術人才或并購控股設計單位,健全企業產業鏈關鍵前端;
(3)從設計開始,健全內部組織架構,科學界定各主體單位責任,明確利益共享機制,進而最大程度發揮“誰負責、誰主導,收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協同效應;
(4)組建內部BIM學習研究委員會,聘請外部培訓專家,短時間內迅速提升BIM技術應用水平;
(5)選定試行項目,從設計、生產、運輸、施工進行BIM應用實踐;
(6)加大培訓投入,挖掘內部潛力,推行信息化管理,增設高自動化、機械化流水線,為產業化的進一步發展留足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