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楚姣姣
2017年10月,鄉村振興戰略在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2018年9月,《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印發;2021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出臺;2022年2月,《“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印發。
2004年至202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連續十九年發布以“三農”(農業、農村、農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了“三農”問題在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時期“重中之重”的地位。2021年、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分別為《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突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地位。
鄉村振興的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建筑企業助力鄉村振興可從生態宜居、產業興旺兩方面展開。生態宜居方面主要體現為基礎設施建設(含人居環境整治)需求,是建筑企業的傳統業務;產業興旺方面主要體現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需求,是建筑企業的新興業務。
一、生態宜居——基礎設施建設
首先,我們來看看鄉村基礎設施發展現狀。
從圖1可以看出,2020年,建制鎮、鄉的燃氣普及率、污水處理率、污水集中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綠化覆蓋率與城市、縣城差距較大,有較大提升空間;從圖2可以看出,自2018年國家大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以來,2019-2021年農村公路里程增長較快,預計未來仍將快速增長。
其次,我們來看看國家層面的相關規劃。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了8項現代農業農村建設工程,除02現代種業、03農業機械化、04動物防疫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外,01高標準農田、05農業面源污染治理、06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07鄉村基礎設施、08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建筑企業均可參與,相關的業務領域包括土壤修復、土地綜合整治、污水處理、固廢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水環境綜合治理、大型公建、道路橋梁、水利水務、電力工程等。
筆者認為,鄉村振興戰略給建筑企業帶來的基礎設施及相關領域的市場機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道路橋梁方面:2022年5月31日,國務院印發《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提出要加快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啟動新一輪農村公路建設和改造,在完成今年目標任務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金融等政策支持,再新增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3萬公里、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3萬公里、改造農村公路危橋3000座。
污水處理方面:《“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提出,到2025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40%。如果以鄉一級的21.67%作為基數,則增幅高達85%。
水環境綜合治理方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提出加強農村黑臭水體治理,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態修復、水體凈化等措施綜合治理,基本消除較大面積黑臭水體,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治理模式。
固廢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方面:2020年,建制鎮、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為69.55%、48.46%,如果達到城市接近100%的水平,增幅分別為44%、106%?!掇r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提出健全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統籌縣鄉村三級設施建設和服務,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置設施和模式,因地制宜采用小型化、分散化的無害化處理方式。統籌使用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設備,推動就地就農消納、綜合利用。
水利水務方面:《十四五”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將開展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完善渠首工程和骨干工程體系,加固改造或襯砌干支渠道,有條件的灌區推廣管道輸水。統籌規劃、同步實施高效節水灌溉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大田間節水設施建設力度。在干旱缺水地區,積極推進設施農業和農田集雨設施建設?!笆奈濉逼陂g全國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0.6億畝;創建200個節水型灌區;到2025年,全國建成高標準農田10.75億畝,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0.58。
二、產業興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1.以新模式、新業態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要推動農村產業深度融合,培育農業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打造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新載體新模式,讓農村一二三產業在融合發展中同步升級、同步增值、同步受益。
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關鍵是做強第一產業(傳統農業)、做優第二產業(農產品加工制造)、做活第三產業(以鄉村農業為核心的服務業,包括電商、物流、文旅等),以第一產業為基礎促進第二、第三產業,以第二、第三產業的提升進一步促進第一產業,以技術創新、模式創新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產業價值最大化。
建筑企業可與專業的農業企業、文旅集團、物流企業、電商企業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創新商業模式,共同策劃集高標準農田、高價值農業、農產品加工、鄉村電商、物流基地、鄉村旅游、公共服務等為一體的新業態產品,參與相關建設與運營,延伸產業鏈、優化供應鏈、提升價值鏈,為企業帶來新的業務增長點。
2.以“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為切入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在“第七章城鄉融合”中提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協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的實施,加快縣域城鄉融合發展,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2022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提出,加快發展大城市周邊縣城,合理發展農產品主產區縣城,有序發展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城,完善市政設施體系,強化公共服務供給,推進縣城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推進縣城公共服務向鄉村覆蓋。
《“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提出,推進縣鎮村聯動發展,強化縣域統籌,推動形成縣城、中心鎮(鄉)、中心村功能銜接的鄉村產業結構布局。推進縣域、鎮域產業集聚,支持農產品加工業向縣域布局,引導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在有條件鎮(鄉)所在地建設加工園區和物流節點。
建筑企業可以選擇經濟實力較好的百強縣,助力縣城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改善提升的同時,向周邊的鎮、村延伸,尋求戰略機遇,策劃一二三產業融合、縣鎮村聯動項目,助力鄉村振興。
3.活用政策資源,創新投入方式
土地是農村的核心資源之一。2020年9月1日正式開始實行的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確定為工業、商業等經營性用途,并經依法登記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土地所有權人可以通過出讓、出租等方式交由單位或者個人使用。之前,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必須征為國有,才能入市交易;現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可以直接入市交易,成為鄉村振興的資金來源之一。
新修訂的《土地管理法》同時規定,通過出讓等方式取得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轉讓、互換、出資、贈與或者抵押。土地使用者可以土地使用權抵押等方式獲取開發建設資金,拓寬了土地使用者的融資渠道。
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2022年)提出,根據各地農業農村實際發展情況,因地制宜創新投融資模式,推動資源整合、投資結構優化、投資效能提升。通過獨資、合資、合作、聯營、租賃等途徑,采取特許經營、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方式,健全聯農帶農有效激勵機制,穩妥有序投入鄉村振興。
建筑企業可充分利用國家政策,結合地方特色盤活農村土地資源,對區域整體開發、基礎設施建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進行統籌規劃,探索企業與政府平臺公司、農村合作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機制,共同做大做優做強鄉村產業,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助力鄉村振興的同時彰顯企業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