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3年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建筑業規模不斷擴大,支柱地位日益凸顯,建筑業市場結構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由原來國有和集體建筑企業的壟斷市場,轉變為現在的國有、集體、民營、港澳臺、外資等建筑企業百花齊放的開放競爭格局,極大促進了我國建筑業的發展。本文主要通過對建筑業市場結構的分析,用市場占有率、市場集中度、市場偏離度三個指標描繪我國建筑業的發展情況,探索市場結構與企業數量之間的規律,給讀者以啟示。
一、市場占有率
市場占有率也叫市場份額,是指某個企業的業務量占整個產業全部業務量的比重。比重越低,市場占有率越??;比重越高,市場占有率越大。如果某產業的企業數量眾多,而每個企業的市場占有率都很小,則該市場的競爭程度就高;反之,則該市場的壟斷程度就比較高。對于產業來說,我們經常提到的總產值、總收入、總利潤等數據都可以作為計算市場占有率的分母。對于企業來說,把企業相對應的數值作為分子,就可以計算出本企業在產業里的市場占有率,還能通過它反映出企業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地位的高低。
在此,本文選擇建筑業常用的營業收入作為計算建筑企業市場占有率的指標。接下來就讓我們以全國龍頭企業“中國建筑”和地方龍頭企業“上海建工”為例,分別來看看它們在行業和地區中的市場占有情況,具體如下表所示。
表1:我國上市建筑企業市場占有率情況
可以看到,中國建筑在全國范圍的市場占有率以及上海建工在上海地區的市場占有率均逐年提升,十年里分別提升了2.21個百分點和6.23個百分點、達到6.6%和21.5%,兩者的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地位在所在區域都較高。
二、市場集中度
市場集中度是指同一規模企業的業務總量占整個產業全部業務量的比重。比重越低,市場集中度越低;比重越高,市場集中度越高。一言以蔽之,市場集中度就是同一規模企業的市場占有率之和,數值越小,市場集中度越低,數值越大,市場集中度越高。通過市場集中度分析,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產業中的大、中、小規模的企業比例是否合理,是否能夠滿足規模經濟規律。如果規模經濟和經濟績效之間的關系是合理的,則大企業的增加速度將超過小企業,進而導致市場集中度增加,而市場集中度的變化又會影響各企業的經濟績效,最終反映在企業數量的變化上。
這里主要選擇CRn指數來衡量我國建筑業的市場集中度情況。一般來說,CRn指數越高,則市場的壟斷程度越高。在具體應用時,我們常以產業內業務量前n家的企業數據進行分析,在此以2020年的上市建筑企業數據為標準,分別選取n=4(中國建筑、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交建)、n=8(八大建筑央企)、n=20(上市建筑企業營業收入排名前20家企業)進行分析,具體如下表所示。
表2:我國上市建筑企業市場集中度情況
截至2020年底,CR4和CR8的值分別為16.86%、21.69%。根據“產業組織經濟學之父”喬?貝恩的壟斷-競爭模型,當CR4≤30%和CR8≤40%時,該產業表現為企業數目眾多,競爭激烈而有效,總體上不存在集中的現象。從表中還可以看出,我國建筑業集中度整體上呈現出緩慢升高的態勢。CR4和CR8在2011-2020的十年里都有一段先降后升、中間波動的情況,但波幅始終保持在2個百分點以內,均從2019年開始增長;CR20從2015年以來保持6年持續增長,說明我國頭部20家上市建筑企業地位穩固,發展趨勢良好,發揮了領頭羊的作用。
三、市場偏離率
市場偏離率是移動平均原理派生的一項技術指標,是測算某部分市場平均業務量與全部市場平均業務量出現偏離的程度,其算法為該部分市場平均業務量減去全部市場平均業務量的值再除以后者,結果以百分數表示。數值越大則偏離程度越高,數值越小則偏離程度越低。偏離程度較以往高或低,都說明市場結構正在發生變化且正在創造新的平衡位置;偏離程度較以往變化不大,說明市場結構穩定。
數據的可靠程度一般與選取的樣本量息息相關,樣本量越大越可靠。因此,我們主要對除去頭部20家上市建筑企業的其余建筑企業(以下稱為樣本建筑企業)進行分析,這里用Yr代表它們的市場偏離率。截至2020年底,我國共有建筑企業116722家、增速12.44%、為近十年最高,平均每年增加4400余家,具體如下圖所示。樣本建筑企業的數量為全國建筑企業總數量減去20家上市建筑企業的數量,占比為99.9%。
圖:我國建筑企業數量變化情況
?
根據相關數據的測算,可以得到下表。
表3:樣本建筑企業Yr變化情況?
?
從表中可以看到,Yr為負值的原因是樣本建筑企業的年均營業收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從2015年起,Yr的負值逐漸增大,說明樣本建筑企業的營業收入離全國平均水平越來越遠,反映出頭部建筑企業的“虹吸效應”不斷增強、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但從長期看,這種市場結構的變化會受到市場機制的作用,自動調整到新的平衡位置。
如果不受政策影響,隨著這一趨勢的發展,我國建筑業市場結構將不可避免發生一些變化:處于頭部的建筑企業經濟績效會越來越好,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處于尾部的建筑企業經濟績效會越來越差,市場集中度越來越低,最后影響到的就是我國建筑企業的整體數量會減少,尤其是尾部建筑企業的數量減少的會更多更快,“馬太效應”將預發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