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中帆
建筑領域是我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領域之一,具有巨大的碳減排潛力和市場發展潛力。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等一系列決策部署,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加快推動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國家發改委、住建部3月12日印發的《加快推動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工作方案》明確了未來三年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面對我國提出的“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新要求及“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的優先發展主題,建筑業通過綠色建造加快推動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綠色建造是在工程建造過程中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實現綠色施工要求,生產綠色建筑產品的工程活動,包括施工圖綠色策劃、綠色設計和綠色施工三個關鍵環節。綠色建造的本質是以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為前提的工程建設生產活動,強調在環境保護前提下的資源節約。綠色建造的基本理念是“環境友好、資源節約、過程安全、品質保證”,在關注工程建設過程安全和質量保證的同時,更注重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實現工程建設過程的“四節一環?!?。
自1986年《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提倡建筑節能起,盡管綠色建筑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相關技術領域尚顯空白,但我國綠色建筑的步伐已穩健展開。目前,我國綠色建造工作主要聚焦于綠色設計和綠色施工兩大方向,工程立項階段的綠色策劃相對滯后。為了加速綠色設計、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的推廣,原建設部積極展開了一系列舉措,如設立綠色建筑創新獎、推動示范工程、設立設計和運行評價標識等。特別是2007年我國啟動的綠色建筑評價工作,顯著推動了綠色設計和綠色建筑在國內的發展。如今,沿海及發達地區的建設單位和設計院已廣泛采納《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進行綠色建筑的設計和規劃,部分外資企業還參照美國LEED標準開展綠色設計實踐。我國綠色建筑設計工作已全面鋪開,地方規范和標準不斷完善,綠色建筑評價項目逐年攀升,截至2023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的綠色建筑面積占比已突破70%。
與綠色設計相比,我國的綠色施工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迅猛。經歷了理論研究和技術探索(2003-2007年)、深化研究和逐步推進(2007-2012年)以及快速發展(2013年后)三個發展階段后,綠色施工的理念如今已在建筑行業內得到廣泛認同。雖然業界對綠色施工的理解尚存差異,但從業人員已普遍認識到其重要性,施工過程中注重“四節一環?!钡睦砟钜阎饾u深入人心。綠色施工在先進企業中逐步落地實施,有遠見的建筑企業在工程項目中積極策劃和推進綠色施工,對傳統施工技術進行綠色化改造,研究開發綠色施工新技術,積累了寶貴的綠色施工經驗。同時,綠色施工的相關標準體系也在逐步完善,自2010年以來,我國相繼頒布了《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規范》、《建筑與市政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等一系列文件,為綠色施工的推廣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撐。此外,中國建筑業協會綠色施工分會和綠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指導委員會的成立,以及綠色施工示范工程和評比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激發了施工單位推進綠色施工的積極性,推動了我國綠色施工的深入發展。
雖然我國綠色建造在建筑業轉型升級之中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是距高質量發展要求仍有不少差距,面臨著諸多問題。
工程立項階段面臨著一個顯著的問題,即如何平衡綠色建造的長期利益與短期投入之間的關系。根據我國的建筑節能實踐經驗,通過增加工程造價的5%至10%,可以實現建筑物的節能要求。然而建筑節能的回收期通常為5至8年,相較于建筑物長達50至100年的使用壽命,其經濟效益尤為顯著。但是我國的設計、開發、施工和運營管理這些關鍵環節的分離,導致財政、稅收等政策在綠色建造環節未能得到合理分配,進而影響了綠色建造的利益驅動力。
工程設計則存在綠色建造技術簡單堆積的問題,這往往導致對運行效果的考慮不夠充分。綠色建筑常被看作是高科技、高投入的建筑項目。在實際操作中,如果試圖在一個建筑項目中應用所有綠色節能新技術,追求技術的全面和廣泛,往往會導致建筑成本的上升,進而在推廣上遇到困難。但是綠色建造技術種類繁多,應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的技術并精心規劃,將其融入設計和施工過程中。這樣,不僅不一定會增加成本,反而可能實現資源的節約和能耗的降低。
綠色建造技術領域存在技術創新不足的問題。綠色建造的宗旨是節約能源、降低消耗、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實現“清潔生產”。然而目前建造過程中普遍采用的技術、工藝、設備和材料,仍然主要關注質量、安全和工期等傳統要素,缺乏系統且可利用的“四節一環?!本G色建造技術支撐。
在綠色建造評估方面,建造過程評估和建筑產品評價的協同性存在不足。由于我國綠色建造起步較晚,經驗相對不足,建筑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保的綜合性標準體系尚未健全,缺乏權威的效果評估體系。當前,《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和《建筑與市政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等標準各自針對不同的方面而制定,仍然需要構建一個覆蓋綠色建造整個過程的綜合評價體系和標準。
在綠色建造推進的體制機制方面,綠色建造的推進環境尚不成熟。目前,相關的法規和標準體系尚未完善,工程建設各方的綠色建造責任和社會保證制度尚未明確,綠色建造的政策激勵和約束機制也有待加強。因此,如何使非綠色建造者承擔更高的社會責任成本,同時使綠色建造實施者獲得更大的收益,以營造一個有利于綠色建造推進的良好環境,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此需要從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綠色建造的質量和效益:一要加強政策引導,完善財政、稅收等政策,形成綠色建造的利益驅動力;二要注重技術創新,研發更多適應我國國情的綠色建造技術,降低建筑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三要建立完善的評估體系,確保綠色建造過程和產品評價的協同性;四要完善推進綠色建造的體制機制,明確各方責任,強化政策激勵和約束機制,為綠色建造的推進營造良好的環境。只有這樣才能逐步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我國建筑業向更加綠色、環保、可持續的方向不斷邁進。
歡迎轉發,禁止以本文編輯版本轉載,如需轉載請與【慧樸精益建造】微信公眾號聯系開白名單,021-6199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