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盧小濤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導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搶占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重大戰略。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
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產業”。2023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目錄開始修訂和完善,在2018版基礎上將“八大產業”調整為“九大產業”,增加了“航空航天”和“海洋裝備”兩大產業,取消了“數字創意”產業。就九大產業發展概況看——
(三)新材料產業
新材料主要指的是一些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和復合材料,運用納米、超導、智能等這些“優秀”的材料提高工藝裝備的保障能力。主打高性能、輕量化和綠色化。包括光刻膠、高純靶材、高溫合金、高性能纖維材料、高強高導耐熱材料、耐腐蝕材料、大尺寸硅片、電子封裝材料等,以及稀土、釩鈦、鎢鉬、鋰、銣銫、石墨等特色資源。新材料產業鏈中,上游為金屬原料、合金、化學纖維、陶瓷、塑料、生物基、樹脂、石墨等原材料;中游為新材料制造,主要包括石墨烯材料、超導材料、3D打印材料、智能仿生與超材料、納米材料、生物醫用材料以及液態金屬等;下游為應用領域,前沿新材料廣泛應用于電子電氣、汽車、新能源、醫療、航天航空、新型建筑等領域。
目前,我國形成全球門類最齊全、體系較為完整、規模第一的材料產業體系,先進儲能材料、光伏材料、超硬材料等新材料產能居世界前列。2021年中國新材料產業規模達到6.41萬億元;2022年,我國新材料產業總產值約6.8萬億元,較2012年增長近6倍,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伴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等應用領域的快速發展和材料基礎研究及技術創新的穩步推進,中國新材料產業獲得了發展動力。預計2025年產業總產值將達到10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3.5%。其中,高性能結構材料、先進功能材料、生物醫用材料、智能制造材料等子行業將分別占據到新材料產業規模的32.6%、28.4%、16.7%、22.3%。
從全國布局看,我國新材料領域建立了6個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部署建設生產應用示范、測試評價、資源共享三類32個國家新材料重點平臺。擁有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972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48家,優勢企業集聚發展形成7個新材料類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加速器”。
(四)新能源汽車產業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基礎設施的完善,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也在逐漸提高。政府的政策推動和車企的技術創新,使得新能源汽車的性價比不斷提升,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據統計,2021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676.8萬輛,同比增長108.63%,2022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達1052.2萬輛,同比增長55.47%。其中,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為705.82萬輛,同比增長96.9%;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688.7萬輛,同比增長93.4%,滲透率達到25.6%,提前完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設置的2025年的階段性目標,進入規模擴張的爆發期和全面市場化的拓展期。。
據預測,未來幾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到2030年有望達到數千萬輛的水平。從細分領域看,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城市示范、加快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站建設、實施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加大車聯網車路協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建設自動駕駛運營大數據中心、建設城市道路與建筑及公共設施融合感知體系、推動智能汽車與智慧城市協同發展將成為該行業進一步發展的必然舉措。
歡迎轉發,禁止以本文編輯版本轉載,如需轉載請與【慧樸精益建造】微信公眾號聯系開白名單,021-6199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