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何之 / 楚姣姣
1.?內蒙古國土空間規劃總體思路
內蒙古自治區地處祖國北部邊疆,橫跨東北、華北、西北,是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內蒙古將圍繞優化主體功能分區、構建保護開發總體布局、筑牢安全韌性生態空間構建綠色高效農牧空間、塑造多元宜居城鎮空間等方面推動基礎設施建設。
圖:內蒙古自治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圖
2.?規劃重點與基建市場容量分析
內蒙古將注重生態保護與修復,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和多元宜居城鎮空間的塑造,同時強化區域協調,推進生態治理和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將構建現代化交通網絡,推動形成互聯互通的綜合交通運輸空間體系,并加強水利工程和能源工程的建設。這些舉措旨在提升區域連通性、發展支撐能力和生態環境質量,為基建市場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內蒙古自治區將積極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的全面落實。在這一過程中,首要任務是劃分村莊類型,通過分類推進鄉村振興策略,將村莊細致地劃分為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護、搬遷撤并和其他五種類型,以科學合理地優化村莊布局。同時,嚴格守護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堅決落實“一戶一宅”政策,有效遏制農村牧區居民點的無序蔓延擴展,從而塑造出美麗鄉村的嶄新格局。
在保障新產業新業態用地方面,內蒙古積極盤活農村牧區的閑置土地,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提供必要的用地保障,并大力推動農村牧區電商等新型業態的發展。此外,為了提升鄉村品質,不斷完善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水、電、路等,并加強廣場、衛生室等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從而全面改善鄉村的人居環境,讓美麗鄉村建設真正落到實處。
內蒙古自治區將致力于塑造多元宜居的城鎮空間,顯著提升城鎮化率。到2025年,城鎮化率預計將達到66.2%,到2035年,城鎮化率將提高至71%。為實現這一愿景,內蒙古精心打造了多個不同層級的城市發展規劃:呼和浩特將崛起為I型大城市,包頭、赤峰、鄂爾多斯則定位為II型大城市;烏蘭察布、通遼、烏海被規劃為中等城市;同時,巴彥淖爾、呼倫貝爾、烏蘭浩特、錫林浩特、滿洲里將發展成為I型小城市,而霍林郭勒、二連浩特、豐鎮、根河、額爾古納、牙克石、扎蘭屯、阿爾山、巴彥浩特則定位為II型小城市。此外,還有67個中心城鎮將一同構建起這一多元化的城鎮體系。
在城鎮化進程中,內蒙古特別注重口岸建設與城鎮發展的相互補充和融合。通過保障滿洲里、二連浩特、呼和浩特等陸港空港口岸的建設用地,提升滿洲里、甘其毛都、策克等邊境口岸的服務支撐能力,形成口岸帶動、腹地支撐、邊腹互動的發展格局。同時,積極支持滿洲里、二連浩特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以點帶面推動整個區域的開放發展。這些舉措共同構成了內蒙古塑造多元宜居城鎮空間的重要戰略部署。
圖:內蒙古自治區城鎮體系規劃圖
為了實現全面而均衡的發展,強化區域協調成為關鍵一環。在國際層面,內蒙古自治區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推動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通過國際合作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在省際層面,內蒙古注重與京津冀、東北三省、晉陜甘寧等地區的協調發展,保障在能源資源輸送通道建設、園區共建、承接產業轉移以及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方面的用地空間。同時,繼續推進風沙源治理、沙漠沙地防治等生態共建共保項目,以支撐跨區域的協調聯動。
在流域協調方面,內蒙古致力于加強黃河、遼河、黑河等流域上下游的空間協同和聯動綜合整治。通過開展干支流、左右岸的保護開發、修復利用工作,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提升整個區域的保護系統治理水平和效率。而在區域內部協調上,內蒙古統籌考慮東中西部的差異化發展需求,推動呼包鄂烏一體化進程,并加強赤通“雙子星”城市圈的協同發展。此外,內蒙古還積極支持特殊類型區的轉型發展,以實現更廣泛的區域協調與共進。
圖:內蒙古區域協調發展格局示意圖
為了全面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內蒙古自治區將積極推進生態治理工作。包括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重點關注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等山體的生態修復,以及額爾古納河、嫩江、西遼河、灤河、黑河等河湖水系的保護。同時,針對退化草原治理區、黃土高原丘陵溝壑水土保持區和沙漠沙地防治區等生態脆弱區,內蒙古將加大治理力度,特別是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修復工作,計劃實施8個區域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修復重大工程。
在國土綜合整治方面,內蒙古以科學合理規劃為前提,以鄉鎮或部分村莊為基本實施單元,全面推進農用地、建設用地整理和農村牧區生態保護修復等工作。針對閑置、利用低效、生態退化及環境破壞的區域,內蒙古將采取條帶、點位、區塊綜合治理的方式,旨在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格局,促進耕地保護與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改善人居環境。
為了更加高效地利用土地資源并提升環境質量,內蒙古自治區將積極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工作。在呼包鄂烏等城市化地區,內蒙古將著重實施城市雙修和有機更新策略。目標是到2035年,這些地區能夠實現用地集約高效,同時顯著提升環境品質。
在工礦廢棄地方面,內蒙古堅持“誰損毀、誰復墾”的原則,全面推進因生產建設活動而損毀的土地復墾工作,逐步恢復這些區域的生態系統良性循環。
礦山生態修復也是內蒙古自治區關注的重點。將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確保到2025年所有生產礦山都達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同時新建礦山在規劃期內也要全部達標。針對廢棄礦山的環境綜合治理,設定了明確的目標:到2025年,治理歷史遺留和責任主體滅失的礦山達到50%以上;到2035年,確保閉坑和政策性關閉的礦山治理率達到100%。通過這些措施,內蒙古將為構建生態宜居的城鎮環境奠定堅實基礎。
為了推動形成互聯互通的綜合交通運輸空間體系,內蒙古自治區將全力以赴構建現代化交通網絡。在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方面,內蒙古將大力支持包銀等高鐵、呼包鄂等城際鐵路以及口岸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體系的建設,實現區域間的高效連接。
在公路建設上,內蒙古將以國省干線、高速公路連接線、出區通道、旅游公路等提級改造為重點,推動高速公路網主骨架的建設,進一步完善綜合交通路網體系,提升公路運輸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航空運輸方面,內蒙古將全力支持呼和浩特新機場的建設,同時推動海拉爾、包頭等現有機場的擴建改造,以及赤峰、鄂爾多斯等地區通用機場的建設,形成多層級航空運輸體系,滿足不同區域的航空出行需求。
為了打造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內蒙古將重點保障呼和浩特、包頭、通遼等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用地空間。同時,滿洲里、二連浩特作為國際口岸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其用地空間也將得到有力保障。此外,還將支持呼倫貝爾、赤峰、烏蘭察布、鄂爾多斯、巴彥淖爾、烏海等城市建設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并強化烏蘭浩特、錫林浩特、巴彥浩特等地區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空間保障。
在陸路口岸樞紐建設方面,內蒙古將全力保障甘其毛都、策克、珠恩嘎達布其、滿都拉等陸路口岸樞紐的建設空間,為打造高效暢通的國際貿易通道提供堅實支撐。通過這些舉措,將推動形成互聯互通的綜合交通運輸空間體系,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為了全面提升水利工程建設水平,保障各項工程順利實施,內蒙古自治區將著重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用地保障工作。在水源工程方面,內蒙古將確保東臺子、琥珀溝等關鍵水源工程的用地需求得到滿足,以保障供水安全。在引調水工程方面,將重點保障引綽濟遼、LXB供水內蒙古支線工程、引嫩濟錫工程、引黃入呼三期工程等項目的用地,還將關注烏梁素海生態修復補水專用通道、岱海生態應急補水等工程的用地需求,以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在農業節水灌溉方面,將致力于保障東部井灌區節水灌溉、西部黃灌區渠系改造等工程的用地,推動農業節水技術的廣泛應用。在防洪抗旱減災工程方面,將重點保障黃河等流域的堤防建設、防凌減災和蓄滯洪區建設以及水庫除險加固等工程的用地需求,提高防洪抗旱能力,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通過這些舉措,內蒙古將為建設高效、安全、可持續的水利工程體系提供有力保障。
按照國家現代能源經濟示范區建設要求,保障煤炭、石油、天燃氣等傳統能源延鏈補鏈擴鏈和風電、光伏、氫能、儲能等新能源產業基地建設空間。
傳統能源方面,保障以鄂爾多斯為中心的國家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及產業延鏈補鏈空間用地需求。保障鄂爾多斯盆地、海拉爾盆地、二連盆地、松遼盆地西緣等重點區域油氣開采及產業鏈延伸空間。
新能源方面,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風光火儲一體化綜合應用示范項目建設。保障包頭、鄂爾多斯、烏蘭察布、巴彥淖爾、阿拉善等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建設空間。重點在沙漠荒漠、采煤沉陷區、露天礦排土場、西部沿邊地區預留風光空間用地。支持發展儲能和規?;L光制氫,建設綠氫生產基地。
3.?建筑企業內蒙古基建市場營銷策略
結合內蒙古的國土空間規劃要點和基建市場潛力,為有意在該區域發展的建筑企業提出以下具體市場營銷策略——
根據自身優勢及內蒙古的建設需求,明確在基建領域(如農牧區建設、城市更新、生態治理等)的專業定位。融合內蒙古的資源特色(如豐富的能源、廣袤的農牧土地、獨特的旅游資源),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服務品牌。借助“一帶一路”及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區位優勢,拓展國際視野,與國際伙伴合作提升品牌國際影響力。
與地方政府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深入理解并響應地方發展規劃和需求。積極參與地方招商引資活動,通過項目合作深化市場滲透。設立區域辦事處或分支機構,加強在地化服務能力和市場拓展。與當地規劃、設計機構緊密合作,提升項目前期介入能力和綜合解決方案提供能力。
投資研發適應內蒙古特殊氣候和地質條件的施工技術和材料。引領行業趨勢,加大在智能建造、綠色建筑、節能環保等領域的創新投入。引入并應用行業內前沿技術(如裝配式建筑技術、智能施工管理系統等),提升項目執行效率和質量。
針對內蒙古不同的基建細分市場,制定針對性的經營策略和服務方案:
●?農牧區建設:提供定制化的基礎設施升級方案,結合新技術提升農牧業生產力,注重生態可持續性。
●?城市更新與市政工程:針對城鎮化進程中的需求,提供精細化、高標準的市政建設服務,展現城市規劃與建設綜合實力。
●?生態治理與環境修復:利用專業技術服務于生態修復項目,推廣環保新材料和工藝,助力區域生態環境改善。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深度參與交通網絡規劃與建設,提供高效、可靠的施工管理和后期運營維護服務。
●?能源與新能源領域:全方位支持從傳統能源到新能源的轉型,提供全產業鏈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創新服務。
通過實施上述策略,建筑企業將能夠在內蒙古的基建市場中精準定位、有效拓展,并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 參考資料:《內蒙古自治區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歡迎轉發,禁止以本文編輯版本轉載,如需轉載請與【慧樸精益建造】微信公眾號聯系開白名單,021-6199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