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楚姣姣
2012-2021年,我國建筑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保持在7%左右,建筑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顯著。根據《“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十四五”時期,建筑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保持在6%左右,低于過去十年數值,建筑業將逐步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增量市場增長趨緩,存量市場下將帶來運營維管新機遇。
圖1:2012-2021年建筑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數據來源:中國建筑業協會
存量管理逐步取代新增建設,建筑央企紛紛瞄準運營維管市場。中國中鐵引入優秀高速公路投資人,提升資產運營效率,并將資產經營作為“十四五”時期的重點業務;中國鐵建將全系統經營性公路全部移交至鐵建投資集團和重慶投資集團,提出構建“8+N”產業格局,即大力發展“8”個重點產業,積極培育“N”個新興產業,城市運營排首位,并將投資運營產業相關的運營收入單獨設定“十四五”目標值;中國電建將資產經營能力作為“十四五”七大核心能力之一;中國能建將“一流的城市綜合開發運營商”作為“十四五”“六商”之一。
各建筑企業紛紛抓住BOT、PPP等投建營一體化項目進入運營期的契機,培育運營能力,拓展存量市場。那么,建筑企業應如何提升運營能力?
首先,我們來看看運營期的收入來源——
運營期收入來源一般包括使用者付費與政府付費,按運營期收入來源,可分為經營性項目(使用者付費,一般包括旅游、康養、醫療等項目)、準經營性項目(政府可行性缺口補助,一般包括高速公路、水利水務、城市軌道交通等項目)、非經營性項目(單一政府付費,一般包括舊城改造、市政道路、園林綠化等項目)。
對于使用者付費項目,需要企業具備專業領域的運營能力,方能經受市場考驗,獲取穩定的運營期收入,使項目整體盈利;對于政府付費項目,還需要企業接受政府的運營績效考核,在運營收入外對企業的實際運營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無論是使用者付費還是政府付費,無論是為了項目整體盈利還是為了客戶滿意、社會效益,都需要企業切實提升自身專業運營能力。
其次,我們來看看政策方面對企業運營績效的新要求——
根據2020年財政部發布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績效管理操作指引》,PPP項目運營期績效評價共性指標包括產出(權重不低于80%)、效果、管理三大類,其中產出類指標包括項目運營(如完成率、達標率與及時性等)、項目維護(如設施設備維護頻次、完好率等)、成本效益(如本節約率、投入產出比等)、安全保障(如重大事故發生率、安全生產率等),效果類指標包括經濟影響、生態影響、社會影響、可持續性、滿意度,管理類指標包括組織管理、財務管理、制度管理、檔案管理、信息公開。政府對PPP項目的考核將從過去的關注過程、按工作量付費轉變為關注結果、按服務實效付費。
最后,提出建筑企業提升運營能力的關鍵——
高速公路、健康養老、園林綠化等項目運營差異較大,對建筑企業來說,運營能力提升的關鍵在于運營管理體系的搭建與運營專業人才的培養,在獲取穩定運營收入、為企業貢獻穩定現金流的同時,通過提供高附加值的運營服務提升運營資產價值,為運營資產進一步通過資本市場為企業創效奠定良好基礎。
1.搭建運營管理體系
建筑企業可結合自身業務情況與能力優勢,合理選擇自主運營、聯合運營、委托運營模式,搭建符合自身實際的運營管理體系。其中,自主運營模式的關鍵在于成套運營管理制度的建立;聯合運營模式(配備主要管理人員+市場化專業分包)的關鍵在于合作方的選擇、雙方職責的界定、績效責任的界定;市場化委托運營模式的關鍵在于對合作方的選擇、管理與考核評價。
2.引進培養運營管理專業人才
建筑企業可市場化選聘成熟的專業運營管理人才,解決項目短期需求,同時將運營管理人才作為公司的核心人才隊伍進行重點打造,通過“老帶新”“干中學”“對標交流”等方式培養具備招商策劃能力、宣傳服務能力、模式創新能力、專業技術能力的復合型運營管理人才,為公司大力拓展運營維管存量市場奠定人才基礎。
歡迎轉發,禁止以本文編輯版本轉載,如需轉載請與【慧樸精益建造】微信公眾號聯系開白名單,021-6199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