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海明
一、行業發展趨勢研究
傳統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有所滑落。“十四五”以來,房地產開發投資額10萬億元左右(圖1),但連續3年均下滑10%左右(圖2),預計2024年減少投資1萬億元左右;公路固定資產投資額2.5萬億元左右,2024年上半年下滑10%左右,預計2024年減少投資3000億元左右;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年均下滑4%左右,預計2024年減少投資1000億元左右;鐵路建設投資額7000億元左右,2021-2022年下滑后,2023-2024年持續回升,2024年上半年增長10.6%,預計2024年增加投資400億元左右,投資額低于8000億元;水利建設投資額1萬億元左右,連續3年增速保持在10%左右,預計2024年增加投資1000億元左右;水運固定資產投資額2000億元左右,連續4年增速保持在10%左右,預計2024年增加投資200億元左右;民航固定資產投資額1000億元左右,2024年上半年增速達到33.2%,預計2024年增加投資200億元左右。在房建、市政、公路投資明顯滑落的背景下,著重把握水利、水運、民航等領域補短板重點工程項目(圖3),如中南四省規劃建設運河項目總投資6800億元,其中湖北荊漢運河投資額748億元,河南47個內河水運項目投資額1416億元,湖南湘桂運河投資額1500億元,江西浙贛粵運河:贛粵運河投資額1500億元,浙贛運河投資額1700億元。
??圖1 基建領域固定資產投資額
??圖2 基建領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圖3 “十四五”民用運輸機場建設專項規劃中期調整重點項目
傳統建筑企業生存發展壓力越來越大。“十三五”期間,全國建筑業企業新簽合同額增速均保持在6%及以上,建筑企業緊緊抓住時代紅利,向“多元化、區域化、全球化”發展,新簽合同額維持在10%及以上增速,企業規模越做越大,組織機構越來越龐雜,人員總數越來越多。但“十四五”以來,全國建筑業企業新簽合同額增速持續下滑,2024年上半年新簽合同額增速同比下降3.3%(圖4),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國中冶、浙江建投、陜西建工、安徽建工等大型建筑央國企新簽合同額均出現下滑態勢(圖5),在市場訂單總體下滑背景下,大型建筑企業生存發展壓力越來越大,少數多元化業務、少數區域分公司、少數國別分公司的相關人員逐步成為負擔,需要其他傳統業務輸血來維持,因此改革發展與管理提升成為必由之路。
??圖4 全國建筑業企業新簽合同額增速
??圖5 2024年上半年部分上市建筑企業新簽合同額增速
國資委引導國企有序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2024年1月,國資委召開2024年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考核分配工作會議,明確國資國企將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錨定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進一步突出價值創造導向,增強考核分配精準性規范性有效性,引導國有企業著力提升增加值、功能價值、經濟增加值、戰略性新興產業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品牌價值等“五個價值”,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提高核心功能,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2024年6月,國資委印發《關于新時代中央企業高標準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5年,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工作體系更加規范成熟,社會責任理念與企業經營管理進一步深化融合,涌現一批優秀履責典范,形成若干典型履責模式。夯實企業高質量發展根基,依法合規誠信經營,不斷增加優質供給,筑牢安全應急防線,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有力提供安全支撐,著力強化產業引領,不斷優化調整產業布局結構,深入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服務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積極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2024年9月,國資委召開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2024年第三次專題推進會,明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不斷完善發展政策和治理模式,結合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因地制宜、因企制宜發展戰新產業,防止過度競爭和“內卷”。因此應重點把握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場機會。
中共中央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2024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要立足功能定位和產業基礎,做強做大特色優勢產業,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要堅持高水平保護,深入推進美麗西部建設,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深入開展環境污染防治,推進綠色低碳發展。要持續提升發展內生動力,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要加強重點領域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強化能源資源保障,推進清潔能源基地建設。西部地區涵蓋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2個省區市,但內蒙古、廣西、重慶、貴州、云南、甘肅、青海、寧夏等8個省區市被要求嚴控新建政府投資項目,因此應重點把握陜西、新疆、四川、西藏等省自治區基建市場機會。
在傳統基建投資下滑、國資委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央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的背景下,如何把握機遇、應對挑戰,是建筑企業必須思考的問題,下文將從經營、管理兩個方面探討建筑企業的應對措施。
二、建筑企業應對措施
加強精準經營。一是全面穩固傳統基建業務市場份額,加強營銷策劃與項目包裝,創新商業模式(如股權投資+EPC+產業導入、投資人+EPC,股權投資+施工總承包、F+EPC、EPC+F、EPC+O、EPC+F+O、EPC+O+F、EPC+產業導入、BOT、BOOT、TOT、特許經營等),為客戶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提升服務質量;加強技術創新與裝備研發,推進精益建造,推動施工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與可視化,提高施工效率與一次合格率,提升工程質量;加強合作共贏,創新合作模式(如成立合作聯盟、成立聯合工作組、成立合作基金、組建合資公司、相互參股等),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發展,提升產業鏈質量。二是努力拓展基建補短板業務與戰略性新興業務,著重把握國家、重點省市自治區在水利、水運、民航等領域投資建設的重點工程項目,著重把握國家、重點省市自治區、重點企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投資建設的產業園區、工業廠房、綠色建筑、綜合能源、風電、光伏、儲能、氫能、生態修復等重點工程項目,完善新興業務經營激勵措施,對基建投資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趨勢進行深入研究,及時獲取國家、重點省市自治區、重點企業投資建設的重點工程項目清單與建設進展信息,通過合作、掛靠、收并購等方式突破資質與業績瓶頸,通過產業鏈資源整合、商業模式創新等方式拓展新興業務。三是積極加強重點區域布局,在穩固傳統優勢區域的基礎上,著重把握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的發展機遇,聚焦陜西、新疆、四川、西藏等省自治區基建市場,及時獲取國家、陜西、新疆、四川、西藏等省自治區的政策措施,結合企業業務特點、資源稟賦與區域競爭力,明確戰略型區域、發展型區域與培育型區域,以區域產業發展重點為核心,以企業傳統基建業務和新興業務為基礎,加強與地方企業合作,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為客戶提供項目包裝、產業投資、產業導入、金融融資、專業運營等高端服務,拓展重點區域工程承包業務。
推進精益管理。一是穩妥推進組織變革,結合企業各區域的實際經營現狀,對少數區域公司、專業公司進行撤銷、合并,成立新興業務相關支撐機構,成立策劃、融資、運營、產業等相關支撐機構,確保組織機構適應業務轉型與市場競爭需要。二是全面加強資源配置,企業人力資源、資金資源、產業鏈資源、供應鏈資源等各類資源是有限的,對各類資源應統籌進行分配,在傳統基建市場與區域市場萎靡的背景下,應適度加強新興業務與重點區域資源投入力度,科學合理配置各類資源在各類業務中投入比重,確保資源配置滿足業務轉型與市場競爭需要。三是扎實推進管理提升,卓越績效模式反映了現代經營管理最先進的理念和方法,是世界級企業成功經驗的總結,在國際上被稱為“組織成功的路線圖”,在企業全面導入卓越績效模式,推進卓越績效與業務管理融合,學習先進企業的典型經驗做法,改進業務管理工作,推進業務管理創新,形成“學習-改進-創新”循環,提升員工綜合素質與管理能力,打造高效能的員工隊伍,建立高效率的企業管理體系,推動企業從平庸走向優秀、從優秀邁向卓越。
三、結語
在傳統基建投資下滑、國資委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央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的背景下,建筑企業應結合業務特點、資源稟賦、核心競爭力與區域競爭力,牢牢把握市場發展機遇,全面穩固傳統基建業務市場份額,努力拓展基建補短板業務與戰略性新興業務,積極加強重點區域布局,避免經營受市場環境沖擊,確保經營安全。為適應業務轉型與市場競爭需要,建筑企業應穩妥推進組織變革,全面加強資源配置,扎實推進管理提升,確保組織機構、資源配置與管理能力滿足發展要求,避免執行時半途而廢,保證執行安全。
歡迎轉發,禁止以本文編輯版本轉載,如需轉載請與【慧樸精益建造】微信公眾號聯系開白名單,021-6199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