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叢厚陽
“十四五”還有一年才結束,但很多工程建設企業已經開始著手“十五五”規劃了:有的企業是落實“上級”要求,有的企業是感受到了“寒氣”,希望早點探尋戰略發展空間……筆者親歷、參與、評審了很多企業的“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規劃,切身感受到“十五五”規劃與以往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對多數企業來說需要的也許是“生存戰略”,下面從外部環境、工程建設企業的特點、對“十五五”戰略規劃的思考等幾個角度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從行業環境來看,市場增量壓縮,利潤率持續走低。“十二五”時期,建筑業企業新簽合同額與建筑業總產值增速在10%以上?!笆濉睍r期,建筑業總產值增速下滑至5%-10%之間?!笆奈濉睍r期,建筑業企業新簽合同額增速下滑至5%以內,且2023年首次出現負增長。2024年上半年,新簽合同額同比下降3.3%,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中冶3家建筑央企新簽合同額分別同比下降15.3%、19.0%、6.6%。建筑業近兩年新簽合同額下滑,建筑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速大幅滯后于產值增速,產值利潤率連續五年下降,連續三年低于3%,步入高體量、低增量發展新階段。
從競爭環境來看,企業間競爭持續加劇,企業分化明顯。“十二五”以來,工程建設企業數量持續增加,增速由5%以內增長至10%以上,2023年達到15.79萬家。行業產能過剩,企業混業經營、全產業鏈競爭、同質化競爭愈發激烈,“內卷”加劇成為工程建設行業的“新常態”。八大建筑央企(中國建筑、中國中鐵、中鐵鐵建、中國交建、中國電建、中國中冶、中國能建、中國化學)新簽合同額占比持續增長,2024年上半年達到52.5%,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央企多區域布局、向市縣級市場下沉擠壓地方國企和民營企業的市場空間,央企內部子企業之間發展形勢分化,地方國企區域優勢弱化,民營企業生存愈加困難。
從企業經營環境來看,帶資施工、墊資施工、工程款收回難成業內常態。2021年以來,房地產投資增速大幅下滑,且連續27個月負增長,地方政府依托土地財政大興土木成為歷史,紛紛通過舉債擴大基建投資,債務規模持續上升。2023年12月,國務院宣布遼寧、吉林、貴州、云南、天津、重慶等12個債務狀況嚴重地區的地方政府推遲或暫停交通、社會事業、市政等七個領域的政府投資項目。地方政府財政緊張,化債壓力增大,工程建設企業重度金融化,高負債高杠桿增大現金流壓力,資金鏈斷裂風險加劇,并向上下游層層傳導。2024年上半年,全國共有1150家建筑企業破產重整,其中特級企業4家。
建筑行業是被動行業,受其他行業投資的直接影響。近些年,我國房地產及金融行業對GDP的貢獻占比過高(且不論述房地產市場的供需關系變化),建筑業對GDP的貢獻也明顯高于發達國家,投資帶動下的工程建設行業下行是基本經濟規律。建筑行業近年來雖然在數字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仍屬于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工程建設企業的特點是先有訂單/合同、再生產,而其提供的典型產品——工程,在設計建設前無法被客戶/業主直接感知,工程建設企業只能通過以往的業績、企業及員工資質、投標價格、信用評價等方面參與競爭,加之大型集團企業普遍“大而全”、二級三級同質化子企業眾多,很難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在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方面存在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的空間),相比之下,“專一化競爭優勢”和“總成本領先優勢”是更可行的方向。而對于大多數總承包企業來說,過去的規?;l展已致使企業“尾大不掉”,僅靠細分專業領域的總承包或專業承包工程很難養活整個企業,專一化競爭優勢可作為大企業打造專業品牌、提升盈利能力的眾多策略之一,可作為集團性企業的子公司、中小型工程建設企業整體發展方向??偝杀绢I先優勢的打造與企業當前業績下滑、經營愈發困難的大環境產生了直接沖突:新簽合同/訂單規模如果下滑,員工就會相對過剩,管理費用、固定成本支出占比增大,同時公司總部層面需要更多的“毛利”來保證公司正常運行或完成利潤指標,而投標報價高企很可能導致中標率下降,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因此,筆者認為“十五五”規劃對很多企業來說需要把活下來、活得久放在第一位,更需要的也許是“生存戰略”,固本培元,擁抱變革,穿越行業發展周期。那么“生存戰略”與以往的戰略規劃有何不同?筆者謹從八個較突出的方面進行簡要說明。
(1)在規劃過程中 把現金流作為首要關注對象
不論是采用“一利五率”為主框架的目標體系還是企業個性化目標體系,都要將現金流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包括經營性現金流、投資產生的現金流、融資產生的現金流,統籌測算企業所需的現金流安全底線,作為企業其他財務與經濟指標、管理目標、業務組合設計的統領和底層邏輯。
(2)通過優化業務組合 平衡企業人均營收與利潤
要從戰略上做好業務結構優化升級,提高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并不是所有的業務都能同時貢獻營收、利潤與現金流,要對業務組合進行科學規劃,有的業務主要是為了貢獻營收、平衡產能,有的業務主要貢獻利潤,有的業務是為了培育未來的“種子”,等等,并且要從人均指標的角度進行分析測算,為公司人力資源規劃提供重要輸入。業務結構的規劃設計須基于科學深入的行業與競爭格局研究,研究分析不到位容易產生三種情形:第一種情況是在規劃報告中幾乎所有新業務都要大力發展、加快發展,實際上是沒有重點,無法指導公司資源分配;第二種情況是企業實際上對新業務領域都不敢投入,因為對其認識還是模糊的,往往還是機會主義;第三種情況是“學費”交的太多,如果主業市場再受到內外部環境影響,企業資金鏈很容易斷裂。
(3)基于壓力測試 推算企業有效訂單保底值
公司的業務轉型受制于資質、業績和員工能力等方面的轉型,企業如果在“十四五”時期沒有未雨綢繆,未培育發展新業務或未及時補齊新業務所需的經營要素,在“十五五”時期將處于十分被動不利的局面。在新業務未打開、無法貢獻足夠比例的營收和利潤時,企業必須做好壓力測試,測算好主責主業領域在轉型過渡期每年要新簽多少合同才能維持企業正常的運行,避免出現人員、物資設備大量窩工閑置、優秀骨干員工大量離職的情況。在特殊時期要更好的平衡風險與機遇,為了避免更大的“生存風險”也許要適當的接受“經營風險”,與此同時要對風險進行嚴格管理,通過合法有效的手段化風險為機遇。
(4)將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提升到 戰略高度進行統籌規劃部署
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簡稱“三新”)往往以重大前沿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代表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當前,傳統業務市場萎縮、內卷,三新領域尤其是三新融合發展是相對較新的賽道,錯失了“三新”機遇的企業難有未來?!叭隆笔侨緦用娴恼n題,需要集全公司之力進行統籌謀劃,在“十五五”規劃過程中要深入分析“三新”市場機遇,明確加快培育發展“三新”的戰略舉措,制定切實有效的扶植政策,制定發展策略,明確組織定位與職責,推動管理變革,重構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效益鏈。
(5)有序拓展國際化發展空間
“十三五”“十四五”期間,很多企業權衡國內與國際市場機遇和風險、國內與國際資源能力匹配度、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國際關系等因素,國際化步伐出現了“回潮”“收縮”現象?!笆逦濉奔啊笆濉?,工程建設企業將面臨“不出海、就出局”這一新課題,要基于自身的資源稟賦和國際化發展階段,科學選擇國別市場,綜合分析“搭船出?!薄敖璐龊!薄霸齑龊!薄氨F出?!钡炔煌J降膬灹觿?,規劃適合企業自身發展階段的國際化模式與路徑,健全海外業務風險管理與內控體系,以國際化平衡公司國內市場波動,參與全球競爭,開拓發展新空間。
(6)以戰略為導向推進適應性組織變革, 優化科技創新體系
工程建設企業在快速擴張期,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有穩定項目來源的區域/城市設立區域/城市公司。而從“生存戰略”的角度,企業要對區域/城市公司進行合理整合與縮減,以減少“機關”層面的管理人員及管理成本,將更多管理人員直接安排在市場營銷和項目管理工作中。成立并發揮各級“中心”的資源集約化功能,為企業未來不同發展態勢下組織變革和人才儲備提供“蓄水池”,通過“平臺型”組織提升企業組織柔性。對于傳統主業,通過提升標準化、信息化、數字化、精細化管理水平,減員增效,提高人均勞動生產率,打造低成本競爭優勢,為公司業務及人才轉型騰出空間。為避免國有企業領導任期制在科研方面的不利情況,國有企業一把手要親自抓科技創新,將科技費用實實在在用在戰略新興業務培養、新業務市場開發、項目實施降本增效、高級別標準制定等方面,減少“獲獎”性無效支出。根據企業實際科學有序推進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行業頭部企業要積極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行業中下游企業可采取“跟隨策略”,降低試錯成本?!笆逦濉币葑撔鲁晒D化,實事求是開展科技創新效益統計分析,通過技術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與品牌效應。
(7)切實將人資資源管理 作為企業生存與發展之基
企業在擴張階段,員工數量增加和人員招聘是重點工作。而“十五五”期間,對大多數企業來說,人員結構性短缺和結構性過剩將同時存在,這對人力資源規劃、人才招聘及培養、勞動關系的選擇、精細化薪酬與績效考核體系建設都提出了巨大挑戰。人才是工程建設企業競爭力的重要載體。企業需要全面開展人才盤點,細化優化定崗定編,以人為本、依法依規,推進三項制度改革,留住核心人才,有序推動員工合理比例的優勝劣汰,以戰略為導向推進緊缺人才的引進和員工的轉型發展。
(8)注重戰略解碼,狠抓規劃落實
對大多數企業來說,“十五五”期間最大的風險也許就是戰略風險,戰略風險又包括戰略分析風險、戰略規劃風險和戰略執行風險。戰略規劃編的好,不如執行得好。企業要將戰略規劃目標指標層層分解到各部門、各分子公司、各項目部,要將戰略規劃與全面預算、規劃期重點工作計劃、績效考核緊密結合。尤其要注意的是,戰略落地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管理漏洞、管理真空,需要企業從上到下開展戰略解碼,狠抓規劃落實。例如,對于戰略落地的硬仗、攻堅戰、管理瓶頸與弱項,從時間上,可能是一年之內無法解決的,需要在未來2-4年分階段有序推進;從分工上,需要跨部門、跨專業,既要有主責部門又要有協同工作機制。如對戰略解碼認識和組織工作不到位,很容易流于形式,“避重就輕”“皆大歡喜”。
也許對一些企業來說,“十五五”戰略規劃無足輕重,而對另外一些企業來說,“十五五”戰略規劃也許是公司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一個五年規劃,不僅是因為這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到了一個重要特點歷史時期的規劃,這五年的規劃對企業可持續發展影響深遠,更是因為很多工程建設企業如果不能做好這五年的“生存戰略”,很可能將在這一時期被市場淘汰?!笆逦濉币巹濌P系到企業能否活下去、活的好、活得久,而對多少企業來說,“十五五”規劃需要的是“生存戰略”?
歡迎轉發,禁止以本文編輯版本轉載,如需轉載請與【慧樸精益建造】微信公眾號聯系開白名單,021-6199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