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何之 / 邱黎婧
1.?甘肅省國土空間規劃發展思路
《甘肅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提出將甘肅省打造成為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支撐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鏈接點、西部地區創新驅動發展新高地、國家文化強省和旅游大省。
甘肅省將構建“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實施強科技、強工業、強省會、強縣城“四強”行動。“一核”即以蘭州和蘭州新區為中心以蘭白一體化為重點、輻射帶動定西臨夏的一小時核心經濟圈。“河西走廊經濟帶”即建設以清潔能源及新材料和特色高效農業為重點的河西走廊經濟帶。“隴東南經濟帶”即建設以綜合能源和先進裝備制造為重點的隴東南經濟帶。“黃河上游生態功能帶”即建設以水源涵養和水士保持為重點的黃河上游生態功能帶。“四強”行動即以重點地區和關鍵領域為突破口,推動綜合實力和發展質量整體躍升。
圖:甘肅省國土空間規劃總體格局圖
甘肅省將構建“3+5”主體功能區體系。“3”即城市化發展區、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5”即水資源過渡利用區、水源涵養區、能源戰略性礦產資源保障區、邊疆地區、自然遺產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區。
圖:甘肅省主要功能分區圖
2.?規劃重點與基建市場容量分析
甘肅省追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將重點提振縣域經濟、生態修復與保護、強化城鎮開發格局以及統籌支撐保障體系。隨著縣域經濟的分類發展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各類基礎設施的建設需求將持續增長。生態修復與保護工程的實施也將為基建市場提供新的機遇。此外,甘肅省還注重提升綜合交通體系、完善水利設施以及保障戰略能源礦產開發,這些都將為基建市場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持續提升縣域經濟支撐帶動作用,以主體功能區定位為基礎,結合城鎮職能分工,將全省86個縣級單元劃分為“城市服務型、工業主導型、農業優先型、文旅賦能型、生態功能型”五種類型。
●?城市服務型。突出優先發展、創新發展,培育區域性金融服務、人才交流、產業集聚、科技創新中心和增長極,促進縣域中心向鎮、鄉、村的輻射力度,共同形成中心帶動的縣域城鎮集群。
●?工業主導型。圍繞龍頭企業建園區、強配套,引強培優,加快培育壯大一批發展基礎好、增長潛力大、產業鏈條長、市場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引領區域整體發展。
●?農業優先型。以“縣域中心+綜合型重點鎮”為主體,強化資源要素支撐,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促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
●?文化賦能型。堅持保護優先,強化項目帶動、科技引領和品牌打造,深入挖掘紅色文化、歷史遺留、自然風光、民俗風情等文旅資源,完善縣域中心綜合文旅配套服務功能,推動縣域特色化發展。
●?生態功能型。圍繞自然保護體系建設,強化水源涵養功能,有序實施生態搬遷,提升生態環境容量和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力促生態經濟加快發展。
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實施“八大生態治理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盒修復工程,分別為疏勒河-黨河流域重點修復區、黑河-討賴河流域重點修復區、石羊河流域重點修復區、沿黃走廊重點修復區、隴中黃土高原重點修復區、隴東黃土高原重點修復區、瑪曲-碌曲重點修復區、“兩江一水”重點修復區。
礦山生態修復。嚴格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推進工礦廢棄地土地復墾和生態修復。
土壤環境修復。以土壤環境質量為核心,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為出發點,實施分類別、分用途、分階段治理,嚴控新增污染。
構建開發開放格局。構建“一帶一廊多通道、一主三副多節點”城鎮開發格局。提升“一帶”,支撐區域崛起;推動“一廊”,促進南向開放;構建“多通道”,增強省內外協調聯動;強化“一主三副”,引領全省發展;提升“多節點”,完普網絡化體系。其中,“一帶”即絲綢之路甘肅段城鎮綜合發展帶,“一廊”即西部陸海新通道南向開放發展廊,“多通道”即構建多條區域協同發展通道,“一主”即蘭州市,“三副”即天水市、酒泉市-嘉峪關市、慶陽市-平涼市,“多節點”即地區中心城市及縣域中心城市。
有序培育城鎮體系。到2035年,全省常住人口達2410萬左右,常住人口城鎮水平達70%左右。甘肅省城鎮化發展路徑概況為:加強中心城市規模集聚和輻射帶動能力,加快縣域中心城市發展,有重點地發展小城鎮,全面支撐人口就地城鎮化。到2035年,全省建成300-500萬人的I型大城市1個、100-300萬人的II型大城市1個、50-100萬人的中等城市5個、20-50萬人的I型小城市13個、20萬人以下的II型小城市61個。
促進產業聚集發展,構建“一核七極”產業空間布局。其中,“一核”即蘭州高質量產業發展核心,“七極”即蘭州新區、蘭州榆中生態創新城、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天水先進制造業基地、隴東綜合能源化工基地、酒嘉雙城經濟圈、金武產業增長極。
到2025年,水資源開發利用格向明是優化。節水行動取得重太進展,水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全域水資源配置格局加快形成,重點區域供水安全保障明顯改善;河湖和重要水源涵養區保護全面加強,水生態環境狀況明顯好轉。
到2035年,水資源高效利用休系基本建立,水生態保護格局基本形成。節水型社會全面建成,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達到國內同類地區牛進水平,區域性水資源超載狀況全面緩解。
統籌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構建“西控、南保、東調、中優”水安全保障休系,形成“一帶、二區、三源、十廊”水生態治理和保護格局。調水工程——加快推動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和黑山峽、黃藏寺水利樞紐等;蓄水工程——規劃中小型水庫53座;引提水工程——加快推動景泰川電力提灌提升增效工程等。
形成“2-6-6”省域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建成2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強化6個區域性交通樞紐城市,建設6個地區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形成“三廊六通道多聯”綜合交通格局。強化“三廊”省域主干運輸通道,打造“六通道”省域次干運輸通道,構建“多聯”省域輔助運輸通道。
暢通鐵路運輸大通道。鞏固大陸橋主軸通道優勢;打通京津冀、山東半島等東向高鐵通道;強化南向通道,構建西北地區面向南亞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強化進出新疆、西藏西向通道;打通與長江中游地區直接通道。
完善省域干線公路網骨架。完善以高速公路為骨架、普通國省道為基礎的省域公路網系統;合理提高高速公路網絡覆蓋水平;積極推動省域普通干線公路建設。
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立足能源資源綜合優勢和產業基礎,堅持清潔、高效的發展方向,提升能源普遍服務水平,推進絲綢之路現代能源綜合示范基地建設。加快推進河西走廊新能源基地建設,利用沙地、裸土地、鹽堿地等規?;季执笮惋L電、光伏基地,以周邊清潔煤電為支撐,強化對城市群、都市圈能源供給。
統籌推進電力源網荷儲高質量發展。構建以特高壓、超高壓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安全可靠、經濟高效、綠色低碳、智慧共享的堅強智能電網。推動抽水蓄能電站建設。
保障石油天然氣安全穩定供應。加快國家石化工業基地和石油儲備基地建設,建設“省會多氣源、地市雙保險、縣域通管道、鄉鎮有燃氣”的天然氣管網,確保國家油氣戰略通道的順利實施和安全運行。
提高新能源消費占比。通過發展新能源產業,使新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大幅提升,逐步建立多元、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應體系,形成源網荷儲互動的新能源發展格局。
全面建成集約、共享、開放的新型通信技術設施體系。信息基礎設施水平達到“智慧城市”和“萬物互聯”要求。
3.?建筑企業甘肅省基建市場營銷策略
結合甘肅省的國土空間規劃重點及基建市場容量分析,對計劃在甘肅地區拓展基建工程承包業務的建筑企業,提出以下市場營銷策略建議:
建筑企業應重點關注蘭州-蘭州新區為中心的區域等高端市場,提供創新科技和高質量的基礎設施建設服務,如智能建筑、綠色建筑等。根據河西走廊經濟帶、隴東南經濟帶、黃河上游生態功能帶,各帶的發展定位,提供針對性的基礎設施建設解決方案。例如,河西走廊經濟帶重點發展清潔能源及新材料,建筑企業可提供相關領域的建設服務。
根據縣域經濟類型的劃分(城市服務型、工業主導型、農業優先型、文旅賦能型、生態功能型),制定針對性的市場策略。例如,為“農業優先型”縣域提供現代化農業基礎設施、農產品倉儲設施建設服務和現代化農業綜合解決方案。。
積極參與甘肅省的生態修復項目,特別是“八大生態治理區”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通過提供生態修復技術和服務,樹立企業在生態環保領域的品牌形象。
緊密跟蹤甘肅省的城鎮化進程,重點關注中心城市和縣域中心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為新型城鎮化提供全面的基建服務,包括住房、交通、水務、能源等領域。
積極參與“強科技”行動,通過技術創新提升建筑品質,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把握“強工業”行動中的工業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提供專業化的工業廠房、倉儲物流等設施建設服務。在“強省會”和“強縣城”行動中,根據城市和農村的不同需求,提供差異化的基建服務,助力城鄉一體化發展。
在項目設計和施工中積極采用綠色建筑材料和技術,降低能耗和減少環境污染。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注重節能減排和資源循環利用,提高企業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積極參與綠色建筑評價和認證工作,通過獲得相關認證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
不斷引進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提升企業在基建領域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通過技術優勢,贏得更多客戶的認可和信賴。從項目前期咨詢、設計、施工到后期運營維護,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保障。通過優質的服務,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
參考資料:《甘肅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歡迎轉發,禁止以本文編輯版本轉載,如需轉載請與【慧樸精益建造】微信公眾號聯系開白名單,021-6199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