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盧小濤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導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搶占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重大戰略。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
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產業”。2023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目錄開始修訂和完善,在2018版基礎上將“八大產業”調整為“九大產業”,增加了“航空航天”和“海洋裝備”兩大產業,取消了“數字創意”產業。就九大產業發展概況看——
(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是我們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和建設“數字中國”的手段。其主要是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向各行業全面融合滲透,構建萬物互聯、融合創新、智能協同、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從2017年到2022年,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業務收入從5.5萬億元增長至10.8萬億元,增速位居國民經濟各行業前列;2022年利潤總額達1.2萬億元,較2017年翻一番,2023年上半年,我國軟件業務收入55170億元,同比增長14.2%。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加快推進基于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智慧廣電、智慧水利、智慧港口、智慧物流、智慧市政等成為深化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而新型基礎設施也是我國“十四五”時期的建設重點,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省份出臺實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計劃。而智慧城市建設是新基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隨著未來新型基礎設施的不斷發展,將助推智慧城市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從地區看,當前,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已形成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和中西部四大產業集聚區。珠三角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初步形成以深圳為研發中心,東莞、惠州等市為生產基地的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區,在智能終端、信息通信、集成電路設計等領域具有良好產業基礎。長三角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形成以電子器件、信息通信、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產業主要集聚在上海、杭州、南京、無錫、蘇州、合肥等地。環渤海地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主要集聚在北京、天津、石家莊、青島、濟南等地,重點發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電子元器件、軟件、信息技術服務、云計算、大數據等領域。中西部地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主要集聚在重慶、成都、武漢、長沙、西安等地,重點發展半導體材料、新型顯示、集成電路、電子元器件、智能終端、高端軟件等領域。
(二)高端裝備制造業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是為了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需要,大力發展現代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產業、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等高端裝備制造。包括工業機器人、建筑、醫療等特種機器人、高端儀器儀表、軌道交通裝備、高檔五軸數控機床、節能異步牽引電動機、高端醫療裝備和制藥裝備、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等高端裝備生產;城市市政基礎設施運維、農業生產專用傳感器、智能裝備、自動化系統和管理平臺;建設“互聯網+”協同制造示范工廠,建立高標準工業互聯網平臺等。
隨著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政策措施落地顯效,我國工業生產加快回升,裝備制造業特別是高技術制造業增長明顯加快。就行業看,截至2023年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8%。國內現存裝備制造業相關企業10萬余家;其中,2023年1-11月,新增注冊相關企業2.5萬余家,與2022年頭同比增23.6%。當前,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已形成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等多個產業集聚區。
高端制造業的發展帶動了產業鏈的全面升級,中國建筑業將在技術創新的驅動下完成行業轉型。為抓住轉型機遇,建筑企業應在可持續發展、供應鏈改革、生產效率、創新建材及建造方式、資產智能化等創新領域盡快布局,并根據創新領域的不同,制定拉平競爭差距、打造新增長曲線、建立長遠護城河等技術發展目標和路徑,同時建立創新體系作為孵化支撐。
歡迎轉發,禁止以本文編輯版本轉載,如需轉載請與【慧樸精益建造】微信公眾號聯系開白名單,021-61997709